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南师国学堂
4
@山西新闻联播
5
@葫芦岛都市网
6
@930老友记
7
@风息了山谷
8
@调研纪要
9
@日照日报
10
@中国警察网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南师国学堂
4
@山西新闻联播
5
@葫芦岛都市网
6
@930老友记
7
@风息了山谷
8
@调研纪要
9
@日照日报
10
@中国警察网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十万名中国弃婴长大了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十万名中国弃婴长大了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十万名中国弃婴长大了
看个病要排队两年,癌症都被拖成晚期
中共中央批准:作出对高朋逮捕决定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7年4月3日
2017年4月4日
2017年4月4日
其他
冬季抗霾,关键是控制燃煤污染丨专家谈
2017-04-03
黄婷婷
环评互联网
点击上方“中国环境新闻”可加关注哦
去年冬天,京津冀地区被雾霾笼罩,重污染天气频现,人们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从国庆假期的雾霾,到近几天华北地区多地出现重污染天气,各界开始对冬季的空气质量隐隐担忧。
受到不利气象条件、采暖等因素影响,冬季往往被认为是雾霾高发期。今年冬季气象条件会怎样?雾霾是否会再次笼罩京津冀等地区?应该怎样应对?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
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导致冬季污染严重
从2014年9月开始,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今年5月结束,历时21个月。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现行业务标准,本次厄尔尼诺是1951年以来第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一般会对全球多地气候造成明显影响。
“目前政府和公众都关心刚结束的厄尔尼诺事件会对今冬气候有什么影响,2016/2017年冬季大气环境状况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联合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正在开展相关跟踪研究。根据初步分析,2016年8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到冬季发展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还需要根据今年秋季的海陆异常状况及其对大气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柴发合告诉记者。
柴发合进一步指出,基于2012年以来北京地区冬季气象条件和污染特征的综合分析,2016/2017年采暖季仍可能会出现持续静稳、高湿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由于采暖季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强度高,加上区域输送和二次转化,京津冀区域发生严重污染过程的几率仍然存在。
对此,气象专家张小曳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坦言,不利气象条件对重污染天气影响很显著。分析表明,2013年~2015年间每个冬季均频繁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天气,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2013年主要出现在1月、2014年在2月、2015年主要在12月,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出现在2013年的12月。2014年和2015年冬季不利气象条件出现天数在各重点地区超过2013年,特别是京津冀地区2015年冬季超过2013年的天数在各重点地区中最多,2014年2月和2015年12月出现的不利气象条件程度甚至超过2013年1月,导致重污染多次发生。其中两个过程还导致红色预警,影响了人们对空气质量年均值改善的直观感觉。
张小曳同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不利的气象条件、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当前还不是特别清楚,需要加强研究。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如何影响一次次的天气过程、形成不利的气象条件进而影响大气重污染,这中间的机制还不明确。
“大气十条”减排效果明显重污染天气得到缓解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眼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不利气象条件,我们是否束手无策?怎样才能扭转不利局面?
答案是,继续强化减排。
从2013年以来“大气十条”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通过落实各项减排政策和举措,即便在气象条件转差的情况下,空气质量仍可以得到改善,污染仍能得到一定缓解。
柴发合说,自2013年9月实施“大气十条”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全国PM2.5和PM10的浓度整体呈现持续下降,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包括在冬季重污染频发的京津冀地区,全年平均的污染物浓度也下降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成果是在气候条件转差的情况下取得的。张小曳告诉记者,“大气十条”实施后2014年、2015年的气象条件并不比2013年更好,甚至变差。如果排放情况不变,那么PM2.5浓度应该按比例上升。但是实际结果是,京津冀PM2.5浓度逐年下降。因此可以认为,近两年空气质量改善的原因在于减排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于冬季的来临,其实不必过于惊慌。如果各地能采取合理的减排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都行动起来,雾霾围城的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应对雾霾的关键是控制燃煤污染
重污染天气频发从表面上看是不利气象因素造成的,但实际上还是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污染排放强度过高。对此,柴发合建议,全面落实“冬病夏治”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今年5月20日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六次会议对“冬病夏治”工作做了部署,主要以限时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限时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工程等措施为抓手,在入冬前完成基础性工程,减少燃煤使用量,降低污染物排放。
柴发合认为,控制燃煤污染特别是散煤污染非常重要。“我国农村采暖用煤两亿多吨,如果考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采暖用煤,煤炭消费量惊人。这些煤炭没有任何环保措施,数量大、质量差。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及周边地区煤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比例达20%以上,1吨散煤直接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电厂的5倍~10倍。从煤炭消费时空分布看,各地区采暖期的煤炭消费总量远远超过非采暖季节。以北京为例,2015年全市煤炭消费量约1200万吨,75%集中于采暖期。”
“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用电代煤采暖涉及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房屋保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电力价格改革、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成本增加等因素。用天然气替代煤炭,也存在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地区到了解决散煤污染问题的时候。如北京、天津和河北省重点城市,可采取清洁能源替代的措施。”柴发合说。
张小曳同样认为,控煤是应对雾霾的关键。“冬季是采暖季,小锅炉或者散煤取暖增加了额外燃煤排放,其烟气的净化很难完全做好,煤烟尘在城市污染源解析中‘尘’的那部分中有很大的比例,做好集中供热、多用好煤、用好的炉灶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相邻北京的南部区域,需要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应急管理仍需加强
除了加强污染减排工作,柴发合还建议,建立科学有效的重污染天气应对管理体系。一是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在强化预报的准确性和提前量上下功夫。二是加快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京津冀区域率先统一预警分级标准,并逐步扩大到更多省市。加大各级别应急减排力度,明确不同行业减排措施的具体工艺流程及停限产设备。三是开展应急预案评估工作。对各地应急预案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减排措施进行量化评估,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四是保障应对措施落实。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放。
现实中,一些地方也提出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气象部门能发挥的作用有多大?张小曳做出了解答。
“大家都非常希望气象部门可以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告诉大家下个季度、下个月、下两周的气象条件是什么,以判断重污染天气是出现在12月、1月还是2月。这是世界性的难题。对于10天内的天气预报是相对准确的。当前各地环保部门都加强了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建立了会商制度,这对于重污染天气应对是有积极作用的。”
而在应急管理方面,针对近几天的重污染天气,京津冀多地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如北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霾黄色预警,要求加大扬尘控制力度;天津市发布霾黄色预警,提出停止所有土石方作业等措施;保定市则采取了机动车限号等措施。
这些措施是否合理有效?重污染天气下应采取哪些应急举措?
张小曳认为,很多地方在开展应急工作时都要求控制扬尘,事实上,扬尘既包括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造成的逸散性粉尘,又包括煤炭燃烧带来的煤烟尘。对于城市的逸散性粉尘,可以采取停止施工等应急措施减轻其危害;对于煤烟尘,其实还是涉及到控煤的问题,需要想尽办法防治。
“在重污染期间,可以从工业企业停限产、机动车限行、施工工地停止室外作业等方面采取应急减排措施,有助于降低污染浓度峰值、缩短污染持续时间,但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重污染。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要彻底改善空气质量,必须踏踏实实、持续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柴发合说。
版权归中国环境报社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于“中国环境新闻”
中国环境新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zghjxw001@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